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合景平台 > 新闻动态 > 1947年,熊向晖被军统特务带走,临走时告诫妻子:等我五天
1947年,熊向晖被军统特务带走,临走时告诫妻子:等我五天
2025-02-04 20:08    点击次数:200

1947年2月,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手下的机要秘书熊向晖,和他的爱人湛筱华举办了婚礼。结婚后的下个月,他俩正在杭州甜甜蜜蜜地度蜜月呢,突然有个人冒出来,自称是国民党军统的特务,态度强硬地让他赶紧放下私事去办公。

那时候,熊向晖表面很镇定,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盘算。他让特务稍等几分钟,回到屋里跟妻子说:“给我五天工夫……”

熊向晖深得胡宗南的信任,可他为啥会那么慌张呢?过了五天,他到底出没出事儿呢?

【疑似暴露,他对妻子说:等我五天】

熊向晖在特务面前紧张是有道理的,毕竟,这位表面上挺风光,被大家称作胡宗南的得力助手、大红人的机要秘书熊向晖,真实身份其实是共产党藏在国民党里的间谍——熊汇荃!

那时候,他已经在国民党里头隐藏了好多年,胡宗南特别看重他,胡宗南曾说:“像他又有文化又懂政治的人,真的很难得。”

1938年,熊向晖就已经潜入了国军里头,给胡宗南当上了贴身的重要秘书。

没多久,胡宗南就觉得这个小伙子真是挺厉害的。

他的秘书工作做得特别棒,字写得漂亮,做报告、写总结、写文章都很拿手。他又聪明又努力,很多时候胡宗南还没详细说,他就已经明白了意思,把胡宗南的工作安排得十分妥当。

没多久,胡宗南就觉得这个年轻人成了他的得力助手,有他在,好多事情都变得简单多了,让他能腾出更多时间去研究军事策略。可以说,熊向晖把胡宗南照顾得无微不至。

就这样,熊向晖在不经意间成了胡宗南的得力助手,靠着胡宗南的影响力,他在国民党里的位置可不止是个机密文件管理员那么普通。

就是说,很多人不看本人的情面,也给大人物几分面子,把熊向晖当成了胡宗南的传声筒。

熊向晖为人处世很有一套,平时待人谦和,很有礼貌,给国民党里的很多官员都留下了好印象。这样一来,他在国民党内部行走、办事都特别顺畅,借这个便利给我党送去了不少关键情报,而他的身份却始终没有被发现。

熊向晖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发现他的身份,但作为情报工作者,不管他在敌方那里混得多风光,他心里始终都吊着一块大石头。

从熊向晖加入国民党那一刻开始,他心里就有了底:哪天要是一觉醒来,发现自己被军统局抓去审问,他也不会觉得太吃惊。

因此,1947年3月那会儿,有个特务突然出现在熊向晖面前,硬邦邦地让他马上跟着走。熊向晖心里咯噔一下,就像看见死神正朝自己摆手呢。

就算他感觉到自己可能暴露了,但还是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,装作不在意地说:“那好吧,我先去跟老婆说一声,接着咱们就继续走。”

特工面无表情地应了声,说:“这事儿挺急,你得抓紧点儿。”

熊向晖回到屋里,跟妻子讲完所有事情后,心里五味杂陈,声音颤抖地说:“我可能已经被人发现了,这次出去不知道会咋样。你等我五天,要是五天里我没给你信儿,那你……自己要多小心啊!”

话毕,熊向晖果断转身走了,妻子在后面默默地流下了眼泪。

熊向晖突然被特务喊去,难道真的露馅了吗?那他到底是怎么混进国军里面,还混到了现在的地位呢?

【怀抱信仰,加入“隐蔽战线”】

熊向晖,原来的名字叫熊汇荃,1919年4月出生,老家在山东掖县。

他出生在一个很好的家庭,还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从小就特别受大家的疼爱。不过难能可贵的是,他并没有被宠坏。

小时候的熊汇荃特别机灵,学习成绩很好,见识也广。和许多有理想的人一样,他也想为当时动荡不安的国家出一份力。

1936年,17岁的熊汇荃成功考上了清华大学,那时候,日本军队正占领着我们的土地,国民党里的蒋介石一个人说了算,整个国家都面临着大危机。

熊汇荃看到时局在变,心里根本静不下来在学校里专心学习,从9月起,他就活跃地参加北京的学生活动,接受新观念。

12月的时候,经过党组织的审核,熊汇荃悄悄地成为了一名值得骄傲的共产党员。

熊汇荃入党头一年里,干的活儿都挺保密的,而且那时候通讯手段没现在这么先进,所以知道他底细的人挺少的。

1937年,对熊汇荃来说,是人生里特别关键的一年,他迈出了成为一位了不起特工的第一步。

这一年,中央领导仔细分析了当前的抗日情况和国共两党的关系后,决定提前做好准备,建立一条“秘密战线”。他们打算挑选一批能力强、信念坚定,并且对党绝对忠诚的党员,让他们潜入国民党内部工作!

党做出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
要是两党关系能继续变好,那些藏在国民党里面的人就能帮上忙,一起对抗日本鬼子;可要是国民党还想打内战,妄图消灭我们党,那这些在敌人内部的人就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了。

“隐蔽战线”计划被党全权委托给周恩来同志负责筹划执行。当这个计划传到中共北京地委领导那里时,他们立刻向周恩来推荐了一个人,这个人就是熊汇荃。

周恩来和熊汇荃见了面,在仔细听了熊汇荃的经历后,周恩来直夸他厉害。虽然当时周恩来有好几个人选,但他觉得熊汇荃最合适,直说:“就他了!”

随后,熊汇荃就进入了党组织的培养计划,学着怎样成为出色的情报工作者,找机会潜入敌人中间。

【深受胡宗南器重的“党国栋梁”】

1938年春天,国民党的一位高级陆军将领胡宗南,跟湖南的青年战地服务团说,他打算培养几个人才,想让服务团挑些人来,由他亲自挑选。

挑来选去后,服务团按照要求,给胡宗南送去了几个人,熊汇荃也在这批人里面。

去年,经过党组织的悉心栽培,他已经有了成为顶尖特工的条件。周恩来同志打算把他安排到蒋介石亲信胡宗南的身旁,以便将来发挥重要作用。

熊汇荃用了周恩来给他起的假名熊向晖,他把握住了机会,成为被挑中的人之一。不过,要真正进入内部,还得先通过面试这一关。

这次面试是由胡宗南本人直接负责的。

那时候,胡宗南先是仔细瞧了瞧服务团递上的人员资料表,然后按顺序叫人来问话。结果,一个叫熊向晖的小伙子让他记得特别牢。

胡宗南压根儿没想到,其实在面试之前,周恩来同志就已经通过多种方式,把胡宗南选人的喜好给摸透了。所以熊向晖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,这才一下子就被胡宗南看中了。

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像熊向晖预想的那样,胡宗南专门请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。

当两人碰面,胡宗南问起话来,熊向晖不慌不忙,回答得十分流利,这让胡宗南在心里暗暗高兴,觉得自己真是找到了一个“好帮手”!

就这样,熊向晖变成了胡宗南心目中的“国家支柱”,悄悄开始了他的卧底生涯。

熊向晖了解透了胡宗南的性格,因此在胡宗南身边做起事来非常顺手。他本事大,不管是起草文件、做报告还是写电报,他都很拿手。

他脑子灵光,又经常关心国家大事,所以胡宗南跟他说明情况一点都不费劲,他一下就能明白。

有了熊向晖的帮忙,胡宗南处理重要事务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。日子久了,胡宗南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这个年轻人,因为他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,让自己感到非常省心。

熊向晖刚开始加入国民党那几年,很少去送情报。周恩来和董必武都叮嘱过他,要少跟人打交道,多藏起来,这样才能在重要时候出来改变局势。

熊向晖始终铭记于心,暗暗地为国民党出力。

由于胡宗南非常看重熊向晖,所以很多国民党官员都对他印象深刻。熊向晖的地位远不止一个机要秘书那么简单,在大家看来,他就是胡宗南的亲信和“传声筒”。

【毛主席:他一人可顶得上几个师】

在蒋介石心里,他一直认为要先平定内部,再去对付外来敌人,也就是觉得“先打土匪,再打日本鬼子”的想法很荒唐,一直这么坚持着。

即使是在国共联手,一起对抗外敌的抗战时期,蒋介石还是贼心不死,总想找机会把共产党给灭了。

1943年年初,抗日战争的胜利曙光渐渐显现,赶走日本鬼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,这时蒋介石心里又开始不安分了:外面的敌人快被打跑了,家里的事儿也得好好清理一番才行!

同年6月1号的晚上,蒋介石在他的住处开了一个会,并且亲自主持。

聊天的话题当然是怎样抓住这个机会把共产党给消灭掉。当天晚上,蒋介石就给胡宗南发了封秘密电报,让他赶紧安排行动,打算来个“突袭延安”,还特别强调了一定要保密!

不过,熊向晖是这份秘密电报的直接接收人,他深得胡宗南的信任,专门负责帮胡宗南收发电报、写电报和处理各种报告,因此他很快就得知了这件事情。

熊向晖读了这份电报,心里猛地一惊,心想如果蒋介石得手了,我们党可就要吃大亏了。他清楚,这正是周恩来所说的那个“紧要关头”!

熊向晖利用我们党秘密安排的方式,把这份关键信息传了出去。

延安那边一收到情报,立马就定了打仗的计划。一边集合人马守住延安,防着国民党来犯;另一边,朱德老总发电报痛斥国民党干的糊涂事,把他们的坏心思公之于众。

因为共产党有了防备,而且这事儿一传开,大家都议论纷纷,蒋介石没办法,只好叫停了这次计划。

这件事过后,胡宗南琢磨着,自己身边说不定就藏着共产党的同志,要不然延安那边怎么可能提前就知道这事儿了呢。

但他压根儿没想过,会是自己最信赖的人会背叛他。他下令追查此事,但并没查到熊向晖那里,只是随便抓了一两个可疑的国民党官员交差,这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。

在潜伏的那段时间里,通过朋友的牵线,熊向晖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湛筱华,两人很快就相爱了。

熊向晖在和女朋友相处时,感觉到她对自己是国民党官员这事有点不接受,知道她是个讲原则的好姑娘,于是熊向晖就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全都告诉了她。

真让人意外,湛筱华非但不反对,还特别高兴,全心全力支持他的事业,两人爱得如胶似漆。

后来,熊向晖瞧见国民党那儿有个可以去美国留学进修的名额,就琢磨着能不能通过胡宗南给自己搞到手。

胡宗南心里头挺舍不得熊向晖走的,但想想这些年,熊向晖给了他不少帮衬。人家熊向晖是为了更好的前途,胡宗南也不好意思拦着,于是就答应了让他去美国的申请。不过,胡宗南有个条件,就是等熊向晖从美国回来,得继续在自己手下干活。熊向晖爽快地答应了。

1947年2月份,熊向晖和湛筱华喜结连理。

结婚后,他和老婆在杭州享受新婚旅行,两人正甜着呢,结果一个军统的密探突然冒出来,硬是要熊向晖跟他走。

熊向晖心里猛地一紧,觉得自己可能藏不住了。这么长时间的潜伏,他一直提着心吊着胆,没想到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。

熊向晖跟特务说,想跟老婆说几句话再走,然后把房门一关,就把事情跟老婆坦白了。夫妻俩听后心里都很难过,最后他让老婆等他五天,五天内没消息就别再等了。

真没想到,这事儿最后是场大惊小怪。

特务领着熊向晖去见胡宗南,原来蒋介石打算趁着美、英、法、苏四个大国开会商量中国事情的时候,用迅猛的手段攻打延安。因此,胡宗南想让熊向晖先别急着去美国,再帮他三个月的忙。

原来是虚惊一场,熊向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,马上说没事。

于是,他跟着胡宗南去了洛川,着手准备攻打延安的计划。

在指挥部,熊向晖没法找机会外出送情报,但他鼓起勇气,决定冒险用写信的办法。他每次都写两封信,一封不写名字,另一封特地寄给潘裕然,然后一起送出去。

潘裕然并不是我们党里的人,但他是个正直的人。熊向晖给他写的信,里面都是随便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,最后让潘裕然把另外一封信转交给王坚石。

王坚石其实是我党的一名情报工作者,潘裕然没有多想,每次都帮熊向晖传递,这样情报就到了我们党这边。

因为有了熊向晖送来的情报,我们党在战斗中总能一次次躲过危险,甚至还经常给敌人来个突然袭击,最终让敌人“闪击”延安的阴谋彻底落空。

当然,党组织一直都记得熊向晖的贡献,毛主席还夸他说:“他一个人,顶得上好几个师的兵力呢!”

1947年5月,熊向晖顺利到了美国读书,躲开了国民党的追捕。

熊向晖离开后没多久,国民党的情报机构就查出了他的真身,但那时候他早已跑到美国去了,国民党对他也束手无策。胡宗南怕被蒋介石责怪,更不敢把这事儿往上报,只能自己默默吃了这个亏。

【后记】

1949年11月的时候,周恩来在中南海摆了桌宴席,请了张治中、刘斐这些之前起义的国民党老前辈。饭桌上,他还特地让熊向晖出来跟大家见面。那些国民党人一看,惊讶得不行,连忙问:“熊老弟,你是啥时候加入到我们这边的呀?”

周恩来总理听了这话,哈哈大笑起来:“不对不对,他本来就是咱们党里的人,现在不过是回到了大家庭中!”

大家这才恍然大悟,纷纷感叹:国民党会战败,不是没有原因,他们在情报工作上跟共产党比起来,真是差得太远了。

熊向晖后来跟别人说过,“向晖”这名字是上班后单位让改的,挺有深意的——面朝黑暗,心里向着光明!

#深度好文计划#